对我们而言,这意味着损失大约400万公吨粮食,折合大约25亿美元。
黄三角战略实施近3年来,突出高效和生态两大功能定位,基本形成现代农业、石油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轻纺工业等一批竞争力较强的支柱产业、实力雄厚的骨干企业和市场占有率较高的知名品牌,初步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为支撑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走高效生态发展之路,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
不仅仅是无棣如此,黄三角的建设者们都恪守这条准则--迈不过生态这道门槛,经济效益再好的项目也不要。既要高效发展,又要保护好脆弱的环境并进行修复,黄三角开发面临的难题比其他地区更为凸显。不环保有污染的项目一个都不要。近年来,黄三角地区大力实施湿地生态修复、黄河清八河段治理、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鸟类保护等四大示范工程,深入实施碧水蓝天行动计划和生态市县建设,确保污水达标排放,小流域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芦苇荡无边无际,众多鸟类在水中嬉戏,展示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
滨州市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办公室副主任苗福峰说:黄三角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除了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外,更重要的是,为这个区域转方式调结构指出一条明确道路,这就是高效生态。今年上半年,黄三角地区财政收入完成241.65亿元,同比增长19.7%,增幅明显高于全省平均增长水平。国庆节前夕,自治区在资源召开了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建设现场会。
而开发高山风电,在世界更是先河。资源县的循环工业也风生水起。天盛新型材料公司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发展石英深加工项目,逐步转向绿色制造。为让项目进来,该县在当年财政不足亿元的情况下,筹集3000多万元修路。
当初,说把花钱靠砍树的杀鸡取卵的发展方式转为养鸡下蛋的科学发展方式时,资源人曾经陷入了万事开头难的景况。资源县及时构建绿色发展体系,绘出绿色发展蓝图: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循环、低碳、高效的绿色发展道路。
县水电局副局长赵水林说,近期将上一座80万千瓦的高水头水电站。据了解,到9月底一期已并网发电近亿千瓦时,除满足本地用电,还富余4110万千瓦时向外输送。今年4月,我国在74个县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资源县榜上有名。绿色转型 构建体系资源县属于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县,言及绿色转型,自然有过迷惘的时候。
17万多人的资源县,不仅绿色能源出了名,生态、循环农业也小有名气。中峰镇大庄田村的喻春花种了30亩红提,在红提架养了4000只土鸡。多方激励绿色转型发展。一期33台去年底已全部并网发电。
金紫山风能资源丰富,但要把叶片长40多米的风机送上山,要新修和扩建67公里的山路。二是绿化提升传统产业。
以至于旧路堵了,新路难开,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一度陷入困境。9月26日,中电投广西金紫山风电有限公司安全生产部主任吴恩军告诉记者,二期33台现已陆续并网发电。
路径:绿色发展两路进军。即工业、农业、旅游等产业实现生态化、循环化、高效化。就这样,全县上下明确了目标,懂得了路径,看到了前景和希望,从而齐心协力、坚定不移地转向绿色发展,在山重水复中柳暗花明,迎来了好戏连台。绿了青山又得金山这不是神话,也不是口号,而是资源县的现实。平均海拔913米、高有广西青藏高原、冬有南方哈尔滨之称的资源县,说种万元田一直是奢望,可如今崛起了红提、西红柿等两大亿元产业。项目:从细化绿色发展路径找项目,以招商引资引技等合作方式上项目。
桂林美万家竹业公司转变生产方式,成为以综合利用整根毛竹生产家居日用品的环保企业,其充分利用毛竹的不同部位生产竹砧板、竹烟缸、竹筷、竹签、工艺品等,做到生产无废料。天宝等冶炼企业进行了1.25万千伏安的矿热电炉节能技改,实现达标生产,该县及时激励,将其列入重点扶持项目。
一是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绿色发展好戏连台发展绿色能源、新兴产业的风电,在广西尚属唯一。
激励转型 转变机制建了体系,有了蓝图,资源县还建立起绿色发展的激励机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二是以环境倒逼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仅去年,就关闭了3家落后产能企业,对4家冶炼企业进行了矿热电炉节能技改,实现二氧化硫减排12.8吨、化学需氧量减排61.45吨。
生态建设连获国家殊荣的资源,如今山上搞风电,山下建水电,山地发展生态循环种养,由此变出了10万亩万元田,户均约两亩,工业总产值和财政收入两年猛增80%和70%,农民人均纯收入也增加990多元。县委书记文飞说,搞完四期将形成50万千瓦,年产值超10亿元的风电产业。目标:绿色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绿色产业为依托,以经济与环境和谐为目的二是以环境倒逼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仅去年,就关闭了3家落后产能企业,对4家冶炼企业进行了矿热电炉节能技改,实现二氧化硫减排12.8吨、化学需氧量减排61.45吨。
二是绿化提升传统产业。一期产生直接及间接经济效益1.4亿多元。
多方激励绿色转型发展。陶瓷及矿产品深加工业、农林产品深加工业等五大10亿元工业产业,在绿色能源的撬动下,也逐步走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
桂林美万家竹业公司转变生产方式,成为以综合利用整根毛竹生产家居日用品的环保企业,其充分利用毛竹的不同部位生产竹砧板、竹烟缸、竹筷、竹签、工艺品等,做到生产无废料。对此,资源县大力扶持其进入工业园发展,使之规模扩大了3倍。
项目:从细化绿色发展路径找项目,以招商引资引技等合作方式上项目。以至于旧路堵了,新路难开,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一度陷入困境。县委书记文飞说,搞完四期将形成50万千瓦,年产值超10亿元的风电产业。并建立健全项目建设工作激励机制,通过签订责任状、缴风险押金,抓好重点项目。
资源县的循环工业也风生水起。到了春节,每只可长到两公斤以上,每公斤60元,仅卖鸡就是40多万元呐。
资源县在山花遍野、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海拔1300-1800米的金紫山,就创出了这样的唯一和先河:矗起了每台1500千瓦的66台风机。目标:绿色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绿色产业为依托,以经济与环境和谐为目的。
今年4月,我国在74个县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资源县榜上有名。即充分利用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和生物能发电,培育发展新能源产业。